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世界肝炎日|你一定要了解的肝炎知识!

2020-07-27

2020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个“世界肝炎日”。今年WHO确定的活动主题为“没有肝炎的未来”,国家卫健委的宣传主题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知,做到主动检测,规范治疗,海德健康整理了这份“肝”货。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现代医学将肝炎分为两大类,也就是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指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以及代谢性肝炎,还有因为滥用保健品或者减肥药,以及补品所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等等,正常情况下,非病毒性肝炎不具备传染性。

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

肝炎有哪些危害?

所有的肝炎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严重时都可以导致肝硬化。

肝炎对人的危害轻则可以出现一些消化道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乏力、进食量少等,进而还可出现消瘦、腹胀、上腹不适。

而慢性肝炎的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右上腹痛或隐痛,还会出现肝脾的肿大,严重时肝组织会发生纤维化,从而导致肝硬化,出现腹水,门静脉的高压,上消化道静脉曲张,甚至可以导致大出血,还有部分病人可以发展成肝癌。

肝炎常见的传播途径有这些!

1、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被乙肝病毒(以下简称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

2、医源性传播

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可传播HBV.

3、母婴垂直传播

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注意迄今为止并未证明母亲哺乳可以发生传播。

4、公共场所传播

美容、美甲、纹身等场所容易被HBV污染,通过破损粘膜进入接触者体内。

5、粪-口传播

甲型和戊型肝炎可通过粪-口传播,即经消化道传播,要注意控制住“入口”的卫生。

怎样预防肝炎?

1.甲、乙肝预防疫苗首选,国家实施初免儿童免费政策。

在各型肝炎中,除丙肝外,均可通过疫苗来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

2.防止“病从口入”,预防甲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戊肝疫苗已经研制成功。

3.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丙型肝炎

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要避免哪些伤肝行为?

日常生活中除了做好预防,保护肝脏我们还要避免一些伤肝的行为。都说病毒伤肝!喝酒伤肝!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有比病毒、喝酒更伤肝的行为!

1、酗酒贪杯

喝酒的时候,酒精对于肝脏的刺激是直接的对肝造成伤害。过量的饮酒会对肝解毒的功能造成影响,让体内原本应该被代谢掉的毒素没有去掉,使得毒素累积,诱发多种疾病。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饮酒更是一种雪上加霜的行为,要严格禁止的!否则因为一时的贪杯,让肝炎复发,那就得不偿失了。严重的甚至是出现肝功能衰竭,或者诱发肝癌。

2、习惯性熬夜

肝脏明明是个器官,却被大家用熬夜“熬”成了动词。拼命“肝”的背后,你想过肝脏的感受吗?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晚上11点开始是肝胆排毒后的修复期,特别是半夜1点~3点的时间段,中医认为这个时间段是肝经最旺的时间。肝藏血,人只有躺下血才能更好地回到肝脏对肝脏进行滋养,因此这个时间段人应该进入睡眠状态。

如果这时还在熬夜,肝脏还在不断的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只有人完全放松的休息,才可以达到肝排毒和滋养细胞的效果。当然熬夜一两天是没有什么问题,只是长时间的熬夜就很难保证肝不会生病了。

3、超重肥胖

当吃进去的大于消耗的,脂肪会在体内堆积,首先就是在肝脏,慢慢的形成了脂肪肝。

很多单纯的脂肪肝病人开始做检查时各项指标都还算是正常的,所以往往不会引起重视,可是长久以往很容易引起肝脏纤维化,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4、乱吃各种药物

大家要知道“是药三分毒”的道理,这个毒首先伤害的就是肝脏。据统计很多病人都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而去住院,如利福平、磺胺、红霉素等都是很常用的伤肝的药物。

中药伤肝也是不少,如生何首乌、黄药子、蟾酥、苦杏仁、北豆根、毛冬青、木薯等药物大剂量使用时都会引起肝脏的损害。

5、经常生气

中医讲究平衡,《黄帝内经》早已记载,“喜伤心,恐伤肾,思伤脾,悲伤肺,怒伤肝”。

经常生气的人容易肝气不疏,出现面红耳赤、消化不良、上火、失眠、头痛等症状。肝属木,树木舒展自如的时候才会长的枝繁叶茂,同理心情舒畅会使人肝功能旺盛、排毒顺畅。

6、吃不干净、或不熟的食品

一些路边摊的食物可能不太干净,一吃问题可能就来了。关于饮食要特别注意洁净,患从口入可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没煮熟的食物,甚至是完全没加热的生鱼片,还可能会有面临寄生虫侵害的危险。

肝是人体解毒的器官,一遇到问题当然是站在前线。所以,吃不干净或者不熟的食物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对于肝的危害也是巨大的,有导致急性肝炎的风险。

肝炎认识的“五个误区”

通过总结分析,目前人们对于肝炎的认识,尤其是乙肝,常有以下五个误区:

误区1 与乙肝患者共同生活会感染乙肝。

真相:不会

事实上,在成年人之间,乙肝病毒的传播方式同艾滋病病毒一样,日常接触包括交谈、吃饭等都不会传播乙肝病毒。而对儿童而言,母婴垂直传播(母亲通过分娩或哺乳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和幼儿期(3-7岁)与患者的亲密接触是最主要的两种传播方式,其中母婴垂直传播更为常见。

如果家人中有乙肝患者,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同时,注意不要共用卫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误区2 国内乙肝病毒携带率已经大幅下降,刚出生的孩子没必要接种乙肝疫苗。

真相:必须接种!

我国从1992年开始在新生儿中推广使用乙肝疫苗,20多年来,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由10%锐减至1%以下,无数新生儿因此受益。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不仅能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还可以大幅度降低日后患上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误区3 乙肝是不治之症。

真相:不是!

许多乙肝患者在得知自己感染上乙肝病毒后,郁郁寡欢,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事实上,90%—95%的急性感染者是可以被治愈的。而慢性乙肝患者大概只占慢性感染者的1/4。就目前来看,慢性乙肝患者虽不能被治愈,但可以通过定期体检和规范治疗来控制病情。

误区4 得了乙肝就会得肝硬化和肝癌。

真相:不是!

并非所有的慢性乙肝患者最终都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定期体检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肝脏进一步受到损害。

误区5 大三阳危险,小三阳不用担心。

真相:不一定!

大三阳和小三阳哪个更危险,是指哪个更容易引发肝硬化或者肝癌。实际上,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可能发生肝硬化和肝癌,都应引起患者重视。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有传染性。

有了肝炎一定要定期检查!

一旦被确诊为肝炎,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科学的治疗。而且无论病情是否发作,一定要定期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密切的关注病情的发展程度。

没有症状不代表肝脏没有损伤。如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与人体处于共存状态,成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是因为乙肝表面抗原依然存在,病毒仍可在肝脏内复制。

即使是有些病人已经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也可以没有症状,因此,慢性乙肝即使无症状,定期检查非常重要,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后悔莫及。

肝脏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它一旦出现问题,未必会给人体带来直观的反映,但等到发现问题往往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为了身体健康,要杜绝伤肝的行为,及时接种疫苗,主动监测,定期检查,患上肝炎后规范治疗,做好健康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肝脏。

肝炎可防可治,正确地认识肝炎,做到早查、早诊、早治,才能早日实现“没有肝炎的未来”。